• slider image 272
:::

110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成果專輯成果

策盟成果 / 2023-01-03 / 點閱數: 1805

  • 大勇國小
  • 大溪國小
  • 仁善國小
  • 田心國小
  • 百吉國小
  • 幸福國小
  • 東安國小
  • 武漢國小
  • 華勛國小
  • 瑞豐國小
  • 福源國小
  • 龜山國小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實施計畫

  • 依據
  1. 原住民族教育法。
  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3. 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年至 114年)。
  • 實施目的

  (一)輔導本市都會區國小發展民族教育特色。

  (二)發展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 辦理單位
  1.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2. 主辦單位:本聯盟年度盟主學校。
  3. 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
  • 聯盟組成

  (一)本市都會區學校,原住民學生人數達 100 人以上或達學生總數 1/3 以上,未認定為原住民重點學校者,含大溪國小、田心國小、仁善國小、百吉國小、龜山國小、幸福國小、福源國小、大勇國小、瑞豐國小、東安國小、華勛國小及武漢國小,共計 12 校。

  (二)由本策略聯盟成員相互推選 1 校擔任盟主學校,其校長為聯盟盟主,統籌聯盟運作及經費等相關事宜;盟主學校及盟主任期以 1年(學年度)為期,每年各校輪換為原則,應於年度最末 1 次定期會議完成改選。

  • 運作模式

名稱

工作內容

備註

策略聯盟定期會議

  1. 由盟主學校定期籌辦召集會議,策略聯盟各校校長、教務主任、各校種子教師及輔導單位(原資中心)共同參與。
  2. 確定年度發展方向,定期檢視發展成果,並彙集聯盟發展成果,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

3場次

學校發展原民特色

  1. 補助聯盟各校每年度發展經費 8萬元整(盟主學校為 20 萬元整),由各校自行擇定適合發展項目,經費統一核撥予盟主學校,由各成員學校依發展所需,提交子計畫暨經費概算(附件一),由盟主學校核撥經費。
  2. 建議發展項目:
  1.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2. 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3.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 本項發展成果,應依盟主學校所定材質及尺寸規格,各校自行製作成果展板 1面,彙交盟主學校於(次年度)教育局辦理之本市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發表展出。

持續發展

 

  • 辦理期程

 

期程

工作/活動

辦理單位

說明

110年 10

第一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確認聯盟年度計畫方向及期程。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1)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導論

110年 1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2)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111年 01

第二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檢視聯盟年度計畫執行情形及困難。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3)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111年 0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4)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課程分享

111年 03

第三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1.彙集並產出年度成果。

2.籌劃聯盟年度成果展。

 

  • 預期成效

項目

教育方案

對應面向

說明

KPI

輔導單位

發展校本特色

2-1-1.規劃原住民族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各校自主規劃發展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佈置原住民族校園情境及實施原住民族特色課程等。

原住民族校本特色 12

原資中心

教學輔導組

(大成國中)

年度成果展覽

2-1-1.規劃原住民族知識課程及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製作聯盟發展成果展板,含聯盟 1面及每校各 1 面,彙交盟主學校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之靜態成果展。

成果展板

12

原資中心行政規劃組

(僑愛國小)

 

  • 經費來源:申請教育局專案經費補助,經費概算詳如附件二。
  • 本計畫經策略聯盟定期會議議定,報教育局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八德區大勇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本校原住民以阿美族人數最多,規劃阿美族服飾為主題,透過課程讓孩子了解阿美族

      傳統服飾的文化,並透過動手做阿美族的頭飾、串珠、手環來實作體驗,最後輔以

      阿美族的歌謠、舞蹈課程,於學校的大型活動時間進行成果之展演。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利用閒置空間走廊等進行阿美族手作介紹與實體(製作成品)情境布置,讓全校師生

      皆能透過校園布置的呈現來認識阿美族的服飾文化意涵。

  (三)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擬透過晨光時間進行影片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阿美族的服飾文化,另安排本校兒童節

      顛倒日進行全校性的闖關活動。

 

五、預期成效:

  (一)透過文化體驗式活動,讓原住民學生能夠加深對自己族群文化的認識。

  (二)配合學校大型展演活動,讓更多同學認識原民文化。

  (三)透影片教學與闖關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阿美族的服飾文化。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影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eHqmD8Eupt6jWIsb5oBH9SYifpxGUS8/view?usp=sharing

#成果照片

阿美族頭飾編織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實施計畫

  • 依據
  1. 原住民族教育法。
  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3. 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年至 114年)。
  • 實施目的

  (一)輔導本市都會區國小發展民族教育特色。

  (二)發展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 辦理單位
  1.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2. 主辦單位:本聯盟年度盟主學校。
  3. 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
  • 聯盟組成

  (一)本市都會區學校,原住民學生人數達 100 人以上或達學生總數 1/3 以上,未認定為原住民重點學校者,含大溪國小、田心國小、仁善國小、百吉國小、龜山國小、幸福國小、福源國小、大勇國小、瑞豐國小、東安國小、華勛國小及武漢國小,共計 12 校。

  (二)由本策略聯盟成員相互推選 1 校擔任盟主學校,其校長為聯盟盟主,統籌聯盟運作及經費等相關事宜;盟主學校及盟主任期以 1年(學年度)為期,每年各校輪換為原則,應於年度最末 1 次定期會議完成改選。

  • 運作模式

名稱

工作內容

備註

策略聯盟定期會議

  1. 由盟主學校定期籌辦召集會議,策略聯盟各校校長、教務主任、各校種子教師及輔導單位(原資中心)共同參與。
  2. 確定年度發展方向,定期檢視發展成果,並彙集聯盟發展成果,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

3場次

學校發展原民特色

  1. 補助聯盟各校每年度發展經費 8萬元整(盟主學校為 20 萬元整),由各校自行擇定適合發展項目,經費統一核撥予盟主學校,由各成員學校依發展所需,提交子計畫暨經費概算(附件一),由盟主學校核撥經費。
  2. 建議發展項目:
  1.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2. 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3.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 本項發展成果,應依盟主學校所定材質及尺寸規格,各校自行製作成果展板 1面,彙交盟主學校於(次年度)教育局辦理之本市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發表展出。

持續發展

 

  • 辦理期程

 

期程

工作/活動

辦理單位

說明

110年 10

第一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確認聯盟年度計畫方向及期程。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1)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導論

110年 1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2)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111年 01

第二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檢視聯盟年度計畫執行情形及困難。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3)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111年 0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4)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課程分享

111年 03

第三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1.彙集並產出年度成果。

2.籌劃聯盟年度成果展。

 

  • 預期成效

項目

教育方案

對應面向

說明

KPI

輔導單位

發展校本特色

2-1-1.規劃原住民族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各校自主規劃發展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佈置原住民族校園情境及實施原住民族特色課程等。

原住民族校本特色 12

原資中心

教學輔導組

(大成國中)

年度成果展覽

2-1-1.規劃原住民族知識課程及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製作聯盟發展成果展板,含聯盟 1面及每校各 1 面,彙交盟主學校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之靜態成果展。

成果展板

12

原資中心行政規劃組

(僑愛國小)

 

  • 經費來源:申請教育局專案經費補助,經費概算詳如附件二。
  • 本計畫經策略聯盟定期會議議定,報教育局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本校選修原住民語的學生以泰雅語、阿美語為多數,學生一星期僅上一次母語課,顯然不夠深入了解本身的原民文化,更遑論進一步向他人自信的推廣與傳承原民文化,學校參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原住民族相關規範彙整』文件,並匯集原民教師及一般教師之意見,規劃沉浸式族語特色課程」、「特色社團活動」與「校園情境佈置,期許實施該課程與教學活動,並在情境布置氛圍感染後,一方面能促進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與認同感,達成文化回應教學之成效;另一方面更能落實多元文化教育促進不同族群間的相互認識、學習與尊重。規劃內容如下:

 (一)沉浸式族語特色課程

1.參加資格:本校三至五年級原住民族學生參加 (一般有興趣學生亦可參加)

       2.課程規劃:以原住民泰雅族語進行泰雅飲食文化沉浸式課程教學,以族語及飲食文

                   化學習為主要目的。

       3.課程內涵:泰雅族食材種類與意義、食材生長環境與季節、採摘方式、食物烹煮方

                   式、(食器 & 烹煮文化)、飲食倫理與規範……等。        

       4.授課教師:泰雅語教學支援教師。

       5.教學模式:族語教師依據課程內涵規劃,準備各週次介紹泰雅族飲食文化與生活情

                   境之圖示或漫畫,以泰雅語和學生進行「情境式演說」之問答與教學模

                   式,將族語視為生活中的一環,增加學生運用族語的情境,自信的表達

                   對母語暨原民飲食文化的熱愛。

  (二)特色社團活動

1.社團模式:泰雅族飲食文化—原汁原味社團。

  1. 社團時間:每星期三或五課餘時間辦理。
  2. 教學地點:結合本校用餐禮儀教室進行泰雅語飲食沉浸式特色課程。
  3. 教學方式:教師帶領學生將採購食材以泰雅族飲食烹煮方式進行體驗學習,並從中
  4.            
  5. 深化推廣:結合親職教育日、運動會及世界母語日,社團師生共同參與特色活動設
  6.            
  7.            

   (三)校園情境佈置

       1.利用校內空間、教室及走廊進行原住民文化情境布置。

       2.將原住民生活脈絡結合飲食文化之「情境式演說」圖示製作成海報或易拉寶,因地

         制宜、隨時隨地宣導原民飲食文化。

       3.蒐集並購買原民飲食相關特色物品及設備於學校大型活動前,在用餐禮儀教室或校

         史室辦理特展或體驗活動。

五、預期成效:

   (一)提供族語暨生活情境學習環境,運用沉浸式學習適性發展,增進學習動機與成效。

   (二)推廣泰雅飲食文化,結合情境式演說訓練,培養學生認同自身族群文化,及擔任體驗

       活動導覽員之能力。

   (三)配合學校行事舉辦原民文化體驗活動,讓民眾體驗多元文化之美。

   (四)透過泰雅飲食文化體驗活動及校園情境布置,吸引更多人認識原民文化,體現永續發

  •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案

 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小110學年度上學期校訂課程架構及內涵

課程理念

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STEAM精神)

核心素養

自發(自主行動)  互動(溝通互動)  共好(社會參與)

核心能力6C能力

自信學習Confident learning(自發)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自發)

溝通協調Communication(互動)           互助合作Collaboration(互動)

創意解題Creative Problem-Solving(共好)   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共好)

課程名稱

泰雅飲食文化

週次

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涵與進行方式

09/01

1300~

 1500

 

 

09/08

1300~1500

 

 

09/15

1300~1500

 

 

09/22

1300~1500

 

 

09/29

1300~1500

 

 

10/06

1300~1500

 

 

10/13

1300~1500

 

 

10/20

1300~1500

泰雅族傳統飲食文化

 

燒墾狩獵自給自足的社會,主要糧食有五穀雜糧、肉類、昆蟲三大分類。

以圖卡、網路影片來進行。

 

10/27

1300~1500

泰雅主食(一)

spzyang nniqun

五榖

泰雅主食 一、穀類: 介紹種類、生長環境與季節、烹調方式。

準備字卡、圖卡教學 影片

情境對話教學

11/03

1300~1500

 

 

十一

11/10

1300~1500

 

 

十二

11/17

1300~1500

泰雅主食(二)

spzyang nniqun

塊根類

 

泰雅主食: 二、塊根類:介紹種類、生長環境與季節、烹調方式。

準備字卡、圖卡教學 影片

情境對話教學

 

十三

11/24

1300~1500

體驗課程

竹筒飯製作

「竹筒飯」,源自泰雅族的慶典活動,勇士狩獵、出征總是少不了它。

體驗製作竹筒飯。

 

十四

12/01

1300~1500

泰雅主食(三)

spzyang nniqun

菜蔬、水果

 

泰雅主食:三、菜蔬類  四、水果類:介紹種類、生長環境與季節、採集方式與食用部位、烹調方式。

準備字卡、圖卡教學 影片

情境對話教學

十五

12/08

1300~1500

泰雅副食(一)

qrqiri

 

 

泰雅副食(一): 一、食用肉類 二、野獸肉類: 介紹種類、取得方式、出沒季節、烹調方式。

準備字卡、圖卡教學 影片

情境對話教學

十六

12/15

1300~1600

三節

體驗課程

香蕉飯

 

香蕉樹在泰雅飲食文化的重要性,體驗製作香蕉飯。

香蕉飯製作教學

 

十七

12/22

1300~1500

泰雅副食(二)

qrqiri

 

泰雅副食(二):  三、魚類 四、飛禽類 五、蜂科類:介紹種類、取得方式、烹調方式。

準備字卡、圖卡教學 影片

情境對話教學

                                                                                                                                                                                                                                                                                                                                                                                                                                                                                                                                                                                                                                                                                                                                                                                                                                                                                                                                                                                                                                                                                                                                                                                                                                                                                                                                                                                                                                                                                                                                                                                                                                                                                                       

十八

12/29

1300~1600

三節

部落美食與

創意料理

介紹部落在地美食與創意料理、烹調方式、食用時機。

十九

01/05

1300~1500

 

 

01/12

1300~1500

 

 

 

 

    

 

 

#影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mx_FSIVY6WPmE0klmySeJUHXPF-lSV/view?usp=sharing

#成果照片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大溪區仁善國民小學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結合課程發展本校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提升本校師生對原住民族文化理解與認同。

三、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仁善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來如此—阿美族傳統家屋情境佈置

      1.佈置發想:

        (1)參考阿美族家屋資訊(如附件一),得知阿美族稱家屋為 loma’; loma’ 除了

           家屋本身以外,也是家庭的一個基本單位。在傳統農業時代, loma’ 被視為是

           共同經營農耕生產的基本單位,代表的是居住、生計、生產、祭祀的基本社會

           單位(吳昱瑩, 2019)。家是一個人生命的起始點,認識原住民文化就從家的外

           觀和形成意涵開始。

        (2)一般人認為,阿美族的傳統家屋由茅草製作,但是事實上,阿美族善於利用自

           然世界事物,即使是所謂的「茅」「草」,也分為非常多種類,形成一個民族特

           色(吳昱瑩, 2019)。阿美族的傳統家屋完全由植物組成,包括木材、竹材、黃

           藤、白茅與五節芒等(林書帆等, 2020)。本校決定就地取材,請社區擅於工藝

           的耆老協助製作竹屋布置於校園,引導學生認識阿美族傳統「居住」的文化。

      2.用途功能:

        阿美族家屋情境佈置除了做為課程教學用之外,阿美族樂舞表演經常會以竹屋和自

        然情境做為舞台布景,本校限於經費與空間不足。第一年情境佈置擬以竹屋的平面

        編製或微型為主,平日做為校園裝置藝術用,樂舞表演時則為舞台布景用。

      3.參考資料:

        (1)吳昱瑩(2019.2.8),連結母系社會的神秘建築空間:阿美族傳統「母屋間」與

「寶庫」

https://kjmu.org.tw/author/ac-kyoto/

        (2)吳昱瑩(2019.3.6),不敬的事,不以為家——阿美族傳統家屋中的植物運用

https://kjmu.org.tw/author/ac-kyoto/

        (3)公視記者 (2020.11.30)蓋自己的家屋 原民青年找回被遺忘的阿美族

           卡榫式,工法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28307

  (二)原音傳動—阿美族樂舞社團

       1.對象:本校全體學生,採自由報名參加,預計 20人。

       2.時間: 110年 9 月至 12 月(每週一)下午 12:50–下午 14:20

               111年 3月至 6 月(每週一)下午 12:50–下午 14:20

       3.地點:本校風雨教室

       4.方式:透過阿美族歌舞認識原住民家屋文化。

       5.課程規劃: 

節次

課程內容

指導老師

備註

1

認識舞蹈的文化意涵

介紹阿美族傳統家屋

基本舞步練習

    楊麗芳

 

2

觀賞《蓋自己的家屋》紀錄片,初步建構阿美族家屋概念圖,如下附圖。

    楊麗芳  

融入五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認識原住民共建構概念圖

3

認識歌謠及傳唱與家屋的關係

~阿美族蓋茅草屋趣味歌

    楊麗芳

 

4

歌謠、基本舞步練習

 楊麗芳

 

5

Fangcalay  練歌

基本舞步練習

    楊麗芳  

 

6

Fangcalay  舞蹈

基本舞步練習

楊麗芳

 

7

海洋之歌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8

優利 no hana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9

披上情人袋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10

歌唱、舞蹈整合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配合本校跨年同歡會演出

11

豐年祭的由來

    楊麗芳

 

12

慶功宴的空間與環境

    楊麗芳 

 

13

瞭解豐年祭的迎靈、宴靈、送靈文化意涵

    楊麗芳

 

14

迎靈之歌

    楊麗芳  

 

15

宴靈之歌

    楊麗芳  

 

16

送靈之歌

楊麗芳

 

17

歌唱、舞蹈整合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18

歌唱、舞蹈整合、排練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19

成果彩排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20

成果驗收

    楊麗芳  

助教:楊岱霖
配合本校親職教育日演出

      (三)結合仁善校本課程:

      1.融入現有課程實施(領域課程,如附件二)

      2.藝術與科學特色課程(彈性課程,仁善樂生活)

        (1)低年級:閱讀繪本–琵雅山

        (2)中年級:藝術與人文

           木藝、圖騰創作

                     ②進階:家屋模型設計

        (3)高年級:自然與科技–

           結合校園情境–彩虹音管(聲音)

           善用科學小原子 Youtube影片教學、植物應用

           運用雷雕刻暨教學–原住民族圖騰或神話故事

 

五、師資來源:

  (一)本校相關課程任教教師

  (二)原住民族語教學支援人員

  (三)楊麗芳老師

      服務學校:仁善國小

      職稱:阿美族語教學支援人員

 

六、預期成效:

  (一)結合本校校訂課程藝術與科學,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運用本市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協助教師進行教育文化教學。

  (三)透過暑期夏日熱學與社團體驗,加深理解認同原住民族文化。 

七、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阿美族傳統屋

    傳統上,阿美族以母系聯合家族為居住的理想型態,理想的家屋是長而寬的大房子,內部大約可容納二十人左右。在建築材料方面,多以茅草為頂、木材為柱、豎竹為側壁,室內有籐製編繞的高架連床。一般家屋通常居住十多年後就需拆除重建,屋頂上的茅草則每年需要增補,每隔三、四年則需要全部重新更換。

    建屋的程序包括:奠地基、準備建材、剷平地基、豎屋架、蓋屋頂、編壁與連床、安門、落成。房屋落成時要殺豬祭神,結束後再集體出去捕魚。整修 或重建家屋通常會利用九、十月水稻收割後的農閒時期。在阿美族的傳統社會中,家屋(loma')的含意除了房屋的實體建築外,還需要包括兩項條件:一是要建立爐灶(parod),二是要住有家人。爐灶為生火處,傳統作法為立三塊石頭組成,此處為家人煮飯、取暖、作息與團聚之處,也是家屋的重心,象徵一個家庭的生命泉源。以往若家人要遷移至其它地方,母親會將這三塊灶石與自織的布、陶甕作為贈送。同時要用籐將這三塊灶石綁好帶走,缺一不可。

   阿美族稱家屋為 loma’loma’ 除了家屋本身以外,也是家庭的一個基本單位。在傳統農業時代,loma’ 被視為是共同經營農耕生產的基本單位,代表的是居住、生計、生產、祭祀的基本社會單位。在 loma’ 當中必須要設置「爐」(parod),沒有爐的房子被視為是畜舍而不是人居住的屋舍。在傳統時代,阿美族的生活以爐為中心,爐除了炊事、取暖、照明的功能以外,也是家人與親戚朋友團聚的地方。傳統阿美族的家族形態為母系大家族,共享一個爐的家族被視為是同一個家族成員。所謂的分家,也就是將爐火分開, 並分配財產。

   阿美族家屋室內空間主要有 paenan(土間、起居所)、kafoti’an(寢室)、no inaan(母屋間)、loflof(寶庫)。paenan(土間、起居所)為室內鋪泥土的空間,以前的單室平入型為整面的高架地板床,在改良蕃屋政策以後,在屋裡中央分隔出 paenan 的空間做為授產之用,後來也變成家族團聚的客廳空間。kafoti’an(寢室)會抬高4060公分,以籐或細竹為材料,做為就寢之用。「籐」即為黃藤(’oway),為阿美族人常用的民族植物,用於籐編的籃子、魚籃子、編床、編壁等時使用。使用時會將植株縱剖成四半,再依據需要編織,工藝價值極高。用籐編成的床,阿美語稱為「籐床(takar)」。

   在阿美族的空間當中,母屋間和寶庫特別重要。阿美族為母系社會,家中以母親(ina)為尊長。阿美族的家屋中,站著面向房屋正面時,「前空間」代表前門開啟的地方,代表明亮或人間界。相對於此,後面為黑暗或神祕界,以右邊代表「前面、開始」,以右邊為尊長。在空間配置上,母屋間位於家屋右側裏側,並設置矮隔間,為母系家長的空間,在傳統母系社會的阿美族家族中,特別重要。

   而寶庫位於阿美族的傳統家屋後側,有別於榖倉、倉庫,寶庫專門存放三寶「煙、酒、鹹肉(siraw)」,為結婚、喜慶、喪葬、豐年祭時宴客使用。尤其是鹹肉,製作必須經過層層醃製,需要特殊技術,每個人醃製出來的口味不同,為阿美族宴請客人的重要食品。寶庫位於家屋後側,寬約12公尺,出入口與主屋分開,有些會從母屋間有小通道通往。寶庫存放重要的三寶,母系長輩為了怕閒雜人等進去,必須隨時看守。在阿美族的傳統家屋空間中,形成母屋間及寶庫的特殊空間,而在現代空間中,雖然這些空間已經不存在,但是寶庫的空間轉移至廚房,也將廚房做為存放三寶的地方。

   在其他民族當中,雖然也會有屬於自己家族存放的特殊空間,但是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在阿美族的母系社會代表一家的大小事務歸女性管理,部落事務仍由男性管理,母屋間與寶庫代表的阿美族的母系社會當中,由母系家長控制家庭事務及維持家庭,並控制家裡三寶(煙、酒、鹹肉)放在寶庫內的情形。 傳統阿美族家屋的特殊工法為屋頂襯板(raina)的編法,使用編竹的方式完成,通常會利用箭竹,以求美觀,在每一根竹子之間以籐(黃藤)相綁連接。在屋頂襯板上面,再鋪上茅草的屋頂。

興建家屋:

  1. 興建前屋主先至山上物色木材標註記號,農忙有空閒時上山逐一砍筏去除枝葉置放晾曬。同時採集黃籐帶回家陰曬一段時間後開時處理定寬定薄並圈成圓形存放。
  2. 尋找茅草及收割收堆集一處。
  3. 興建房屋前一星期屋主知會氏族親戚和部落頭目祈福,調派部落年齡階層開始以人力方式將木材從山上搬運下山至建地放置,茅草也以人力搬運,部分階層會尋找竹林砍竹子運回,耆老們分工依築屋位置尺寸開始加工。
  4. 建屋的程序包括:奠地基、準備建材、剷平地基、豎屋架、蓋屋頂、編壁與連床、安門、完工、落成。
  5. 期間大家都會以歌謠、談笑趣事、詼諧呈現,並有一位長者在底下指揮,分三組人馬來進行備料、傳料、固定,尤其綁樁接合均用黃籐來固定。
  6. 施工期間檳榔、飲用水、膳食、酒皆為屋主供應,晚餐後大家成半月形圍坐進行飲酒作樂,會有一人領唱大家再覆唱甚至載歌載舞來消除疲勞。
  7. 完工時屋主會煮糯米、殺豬、殺家禽、捕魚來宴請及慰勞、感謝大家。
  8. 沒有刻意安排落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7SU8GEE5U8 阿美族蓋茅草屋趣味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XAfnovE0RY 上山下海

附件二

文字方塊: 附件二桃園市大溪區仁善國民小學 110年度推動原住民族教育課程~融入課程彙整

  (一)第一學期

年級

領域名稱

版本

單元名稱

教學內容

國語

康軒

馬太鞍的巴拉告

介紹阿美族人用魚屋捕魚的方式

自然

康軒

交通工具與能源

因應原住民居住地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交通工具,如阿美族獨木舟

國語文

南一

海洋朝聖者

雅美(達悟)勇士,勇於面對海洋的磨練與挑戰

社會

翰林

臺灣遠古的故事

探訪臺灣原住民族

社會

翰林

臺灣傳統社會與文化的形成

傳統社會與生活,談原住民祖靈

資訊

 

雷雕繪圖

融入原住民圖騰

藝文

翰林

動手玩創意~我生長的地方

欣賞-顏水龍《雅美新船下水禮》

藝文

翰林

環保你我他

認識阿美族豐年祭

藝文

翰林

音樂人生~

咱的故鄉咱的歌

認識原住民音樂家-陸森寶

歌唱與欣賞—懷念年祭(卑南語)

 

  (二)第二學期

年級

領域名稱

版本

單元名稱

教學內容

社會

南一

居住地方的民俗與慶典

不同族群的慶典,例如泰雅族-祖靈祭、排灣族-五年祭、達悟族-飛魚祭、鄒族-戰祭。

藝文

翰林

我要發現美~連續之美

發現生活中原住民族連續圖案

藝文

翰林

音樂美樂地~鑼鼓喧天

認識原住民傳統擊樂器

自然

康軒

昆蟲家族

原住民時有以昆蟲入菜

國語文

南一

被埋葬了的城市

透過課文內容瞭解古代遺跡,讓學生聯結原住民的遺址-卑南、長濱

藝文

翰林

圖紋與生活

認識排灣族以百步蛇作為吉祥物與精神象徵

藝文

翰林

表演任我行~「戲」說從頭

認識阿里山達邦鄒族戰祭

認識蘭嶼達悟族甩髮舞

歌舞慶豐收—達悟族飛魚祭

            賽夏族矮靈祭

            布農族打耳祭

            卑南族猴祭

多元的台灣祭儀—阿美族豐年祭

閩語

康軒

多元的節日

介紹豐年祭、矮靈祭

#教案

仁善國小 110 學年度都會區原住民族主題課程

五年級社會領域任教教師:
本校因原住民學生超過 100 人,指定為都會區原住民聯盟學校,預融入領域課程推
動全民原住民教育。在本學期社會領域中第三單元第三小節探訪臺灣原住民族,探討
祖先生活經驗與智慧,請延伸補充介紹『阿美族家屋文化』。
教學流程預排如下:規劃 2 節
1.觀賞公視《我們的島》~蓋自己的家屋 片長約 23 分鐘
影片在資料存放區/09 參考資料/11 各議題教學影音資料區/原住民教育/
2.觀賞影片時可提問:
〈1〉阿美族家屋使用的材料有哪些?
〈2〉蓋家屋的策略有哪些?有沒有特別的儀式?
〈3〉阿美族家屋空間配置如何?
〈4〉阿美族家屋隨時間演變的歷程?
3.學生發揮創意將所資料整理成心智地圖
用藝文材料八開圖畫紙

img

#成果簡報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EpR86e7cC10TX9IjvrLnUUGZur4VhMV/view?usp=share_link

#成果照片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 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 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 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田心國民小學。

  • 實施內容:
  1.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1. 課程規劃:以「泰雅狩獵文化」為主題,深度探討泰雅族傳統狩獵文化,進行文物認識與解說、技能說明與實作、原理探究、資料蒐集、拜訪耆老等課程活動。
  2. 社團時間:課餘或寒暑假時間辦理。
  3. 課程主題與時數分配:

項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實施方式

時數

備註

  •  

狩獵器具

1.弓與箭

文物介紹、原理探究、實物操作等。

2

 

2.佩刀、匕首與土製獵槍

文物介紹、使用時機、經驗分享等。

2

 

  •  

狩獵方式

1.靜態狩獵

各種陷阱介紹、探索原理、使用目標與環境、製作與實際操作等

3

 

2.動態狩獵

狩獵方式介紹

1

 

  •  

狩獵技能

1.狩獵節慶

認識狩獵節慶

1

 

2.野外求生

方向辨識原理與實作

1

生火援例探究與實務操作

2

認識狩獵動物與習性

2

3.獵物處理

介紹、品嘗與原理探究

2

4.訪談勇士或耆老

狩獵技能與經驗分享、野地實物體驗與操作

4

 

  •  

儀式與禁忌

占卜、儀式、禁忌

說明與介紹,生活連結

2

 

  •  

傳統獵場

1.獵場選擇與割分

復興區泰雅族獵場分布說明與介紹

2

 

2.衝突與和解

部落獵場衝突與和解儀式介紹

2

  •  

狩獵組織

狩獵組織

跨部落組織與獵團分工介紹

2

 

  •  

狩獵倫理

狩獵倫理

獵物分配與分享

2

 

與環境和諧共生

2

保育與永續經營

2

  •  

學習迴響

成果製作與分享

學員學習成果整理與製作

4

 

成果分享

2

 

  1. 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以「泰雅狩獵文化」為主題,結合本校族語教室建置原住民文物展覽室。

    1.平面布置:延伸原住民語課程內容,進行展覽室之平面情境布置。

    2.文物展示:結合原住民語教學及原住民傳統文物、服飾介紹,建置實體文物,提供學

                生連結學習與實際操作。

    3.原住民族及歷史介紹:介紹台灣原住民族群及泰雅族歷史發展。

  1.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以「泰雅狩獵文化」為主題,統整各年級原住民語課程,發

展主題式之特色課程。

    1.主題內容:傳統狩獵文化。

    2.課程架構:以低、中、高各年段不同主題進行主題課程規劃。

    3.執行方式:以靜態成果展示及動態操作與展演,進行學生學習成果展現與介紹。

  • 預期成效:

(一)發展本校原住民族教育特色,讓都市原住民學生認識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二)建置本校原住民族教育課程資源與課程,發展學校特色課程與教學。

(三)豐富並擴大原住民學生之學習資源與機會,促進文化認識與認同,建立族群自信與發

      展基礎。

  • 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

年段

課程主題

校本特色(傳統狩獵文化)課程延伸

備註

特色課程

校園情境佈置

特色社團活動

  1. ima lalu su? 你叫什麼名字
  2. sami ga kneril. 我們是女生
  3. huzil maku. 我的狗
  4. nanu qani hiya.這是什麼

1-1介紹泰雅勇士姓氏。

2-1介紹泰雅狩獵兩性角色差異。

3-1狗是狩獵的好夥伴

4-1狩獵工具介紹

一、泰雅狩獵文化平面介紹:

  1. 狩獵方式
  2. 狩獵技巧
  3. 獵物習性
  4. 狩獵季節
  5. 狩獵禁忌
  6. 慶祝祭典
  7. 泰雅傳說
  8. 泰雅紋面
  9. 復興區行政區及部落分布圖
  10. 泰雅族遷徙圖
  11. 其它介紹相關。

二、泰雅狩獵文物陳列:

  1. 泰雅狩獵工具:陷阱、刀具、獵寮等
  2. 泰雅服飾:男女服裝、頭飾等。
  3. 其它相關文物。

 

 

 

  1. ngasal maku. 我的家
  2. cyux inu ngasal su. 你家在哪裡
  3. minkahul su inu. 你從哪裡
  4. gong ru rgyax. 山與河

 

 

  1. mhtuw wagi la. 太陽出來了
  2. mqwalax la.下雨了

1-1.2-1.3-1泰雅族歷史介紹

1-2.2-2.3-2泰雅部落及傳統領域介紹

3-3泰雅地名由來

4-1部落自然環境介紹。

4-2認識野生動物與保育

5-1狩獵時間與季節介紹。

6-1山區天氣特性介紹

狩獵文化社團課程規劃:

如計畫-社團課程活動內容

 

  1. rangi maku 我的朋友

 

 

  1. smlokah hi 運動

 

  1. mqwas ru mzyugi 唱歌與跳舞

 

  1. musa mita yutas 拜訪祖父

1-1泰雅狩獵夥伴合作關係

1-2泰雅族分享行為

2-1認識狩獵運動與操作

3-1認識與泰雅狩獵有關之歌謠與舞蹈

4-1拜訪泰雅狩獵耆老或勇士

 

 

 

#教案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課程教案規劃

  •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課程:
  1. 課程規劃:以「泰雅狩獵文化」為主題,深度探討泰雅族傳統狩獵文化,進行文物認識與解說、技能說明與實作、原理探究、資料蒐集、拜訪耆老等課程活動。
  2. 社團時間:課餘或寒暑假時間辦理。
  3. 課程主題與時數分配:

項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實施方式

時數

備註

  •  

狩獵器具

1.弓與箭

文物介紹、原理探究、實物操作等。

2

 

2.佩刀、匕首與土製獵槍

文物介紹、使用時機、經驗分享等。

2

 

  •  

狩獵方式

1.靜態狩獵

各種陷阱介紹、探索原理、使用目標與環境、製作與實際操作等

3

 

2.動態狩獵

狩獵方式介紹

1

 

  •  

狩獵技能

1.狩獵節慶

認識狩獵節慶

1

 

2.野外求生

方向辨識原理與實作

1

生火援例探究與實務操作

2

認識狩獵動物與習性

2

3.獵物處理

介紹、品嘗與原理探究

2

4.訪談勇士或耆老

狩獵技能與經驗分享、野地實物體驗與操作

4

 

  •  

儀式與禁忌

占卜、儀式、禁忌

說明與介紹,生活連結

2

 

  •  

傳統獵場

1.獵場選擇與割分

復興區泰雅族獵場分布說明與介紹

2

 

2.衝突與和解

部落獵場衝突與和解儀式介紹

2

  •  

狩獵組織

狩獵組織

跨部落組織與獵團分工介紹

2

 

  •  

狩獵倫理

狩獵倫理

獵物分配與分享

2

 

與環境和諧共生

2

保育與永續經營

2

  •  

學習迴響

成果製作與分享

學員學習成果整理與製作

4

 

成果分享

2

 

 

二、融入式的課程規畫:

    1.主題課程(泰雅狩獵文化)融入族語課程

    2.各年段規劃一覽表

年段

課程主題

校本特色(傳統狩獵文化)課程延伸

備註

特色課程

校園情境佈置

特色社團活動

  1. ima lalu su? 你叫什麼名字
  2. sami ga kneril. 我們是女生
  3. huzil maku. 我的狗
  4. nanu qani hiya.這是什麼

1-1介紹泰雅勇士姓氏。

2-1介紹泰雅狩獵兩性角色差異。

3-1狗是狩獵的好夥伴

4-1狩獵工具介紹

一、泰雅狩獵文化平面介紹:

  1. 狩獵方式
  2. 狩獵技巧
  3. 獵物習性
  4. 狩獵季節
  5. 狩獵禁忌
  6. 慶祝祭典
  7. 泰雅傳說
  8. 泰雅紋面
  9. 復興區行政區及部落分布圖
  10. 泰雅族遷徙圖
  11. 其它介紹相關。

二、泰雅狩獵文物陳列:

  1. 泰雅狩獵工具:陷阱、刀具、獵寮等
  2. 泰雅服飾:男女服裝、頭飾等。
  3. 其它相關文物。

 

 

 

  1. ngasal maku. 我的家
  2. cyux inu ngasal su. 你家在哪裡
  3. minkahul su inu. 你從哪裡
  4. gong ru rgyax. 山與河

 

 

  1. mhtuw wagi la. 太陽出來了
  2. mqwalax la.下雨了

1-1.2-1.3-1泰雅族歷史介紹

1-2.2-2.3-2泰雅部落及傳統領域介紹

3-3泰雅地名由來

4-1部落自然環境介紹。

4-2認識野生動物與保育

5-1狩獵時間與季節介紹。

6-1山區天氣特性介紹

狩獵文化社團課程規劃:

如計畫-社團課程活動內容

 

  1. rangi maku 我的朋友

 

 

  1. smlokah hi 運動

 

  1. mqwas ru mzyugi 唱歌與跳舞

 

  1. musa mita yutas 拜訪祖父

1-1泰雅狩獵夥伴合作關係

1-2泰雅族分享行為

2-1認識狩獵運動與操作

3-1認識與泰雅狩獵有關之歌謠與舞蹈

4-1拜訪泰雅狩獵耆老或勇士

 

 

 

#成果照片

狩獵文化廊道

耆老傳授捕獵陷阱製作技藝

傳統植物踏染實作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百吉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1. 泰雅歌謠社:辦理於社團課,讓學生認識泰雅文化及特有歌謠舞蹈內涵與文化語言,並定期於學校大型活動發表演出。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1. 校園樓梯間隔:樓梯貼上泰雅語相關問候語。
  2. 校園中廊、教室走廊柱子及多功能教室:佈置泰雅相關圖騰。

  (三)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本校主要以泰雅族祭典樂舞為主,結合每年舉辦的暑期活動,辦理原住民相關的課程

  1. 泰雅祭典課程內容
    1. 認識泰雅祭典:播種祭(smyatu)、祖靈祭(maho) 和開墾祭
    2. 泰雅祭典文物:小米
    3. 祭典儀式體驗:祭典流程體驗
    4. 祭典文物製作:小米糕、香蕉飯及麻糬
  2. 樂舞課程內容
  1. 基本舞步:介紹傳統舞步
  2. 歌謠教唱慢板古調介紹
  3. 歌謠教唱:快板歡樂歌謠
  4. 舞蹈技巧訓練:舞蹈細節解說、標準動作示範
  5. 舞蹈技巧訓練:標準動作示範、複習
  6. 個人舞蹈動作、分組舞蹈動作
  7. 歌謠唱腔訓練:吟唱古調技巧分析

 

五、預期成效:

  1. 透過原住民情境規劃與布置,打造都會區型原住民學校,讓更多人認識不同文化。
  2. 透過課程規劃與體驗,深入認識泰雅歌謠內涵,傳承與認識原住民文化精神。

 

六、本計畫經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影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_NFeCF-vgqEiwjYgj-UOND2DeQwDWfX/view?usp=sharing

#成果照片

泰雅舞蹈豐收裝

點步練習

泰雅迎賓舞排舞

 

#計畫

桃園市 111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幸福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辦理阿美族原住民歌舞文化課程。包含歌舞文化、阿美族節慶、舞蹈故事課程、歌謠舞蹈的展現時機、族人的情緒與行為、儀式內容、誰在領唱、領唱的意義、領唱的素養、歌謠族語的意義…等,讓幸福國小的學生,藉由原住民重要的節慶祭典,展現屬於阿美族原住民傳統特色的歌舞文化,在學生的親身參與中,沉浸在阿美族文化氛圍,體認阿美族傳統原住民的歌舞文化意義。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校園展現阿美族舞蹈故事圖像。依據舞蹈社團中阿美族文化主軸,利用各項服裝、文物等藝術的作品,反映阿美族文化的意義和重要性。搭配校本閱讀課程,增添原住民書庫資源,規劃在幸福國小校園中建構阿美族文化相關閱讀教育空間,以原住民故事為情境展示原住民族不同服飾,呈現阿美族文化故事圖像。

  (三)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幸福國小阿美族原住民舞蹈社團。本校原住民學生約有 100名,佔學校總學生數約 1/7,大部分為阿語族學生。規劃在每學期的學生課後社團中成立阿美族原住民舞蹈社。一方面是讓原住民家庭弱勢的孩子能夠參與,建立信心,培養團隊的精神;另一方面,希望傳承原住民文化,讓原住民文化得以留存並發揚光大。

五、預期成效:

(一).全校每位學生能透過參與或欣賞原住民族樂舞教學活動的經歷中,體認原住民族文化、風格及其脈絡,進而欣賞原住民文化藝術並珍視原住民文物與作品。

(二).透過原住民文化的情境展示與圖書故事,全校師生學習尊重、包容,增進多元文化的認識,促進社會和諧。

(三).藉由主題探究的學習課程,原住民學童能體認舞蹈祭典意涵,培訓其解決生活問題與感恩共享之情懷。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影片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wTk1n3L9EULneK_aaZh8Qz4N3AsRzMz/view?usp=share_link

#成果簡報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urIG5s-sTD17SxYFaCg-lSXbFcnXgFNj/edit?usp=sharing&ouid=114535815747559937869&rtpof=true&sd=true

#計畫

桃園市 111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實施計畫

  • 依據
  1. 原住民族教育法。
  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3. 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年至 114年)。
  • 實施目的

  (一)輔導本市都會區國小發展民族教育特色。

  (二)發展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 辦理單位
  1. 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2. 主辦單位:本聯盟年度盟主學校。
  3. 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
  • 聯盟組成

  (一)本市都會區學校,原住民學生人數達 100 人以上或達學生總數 1/3 以上,未認定為原住民重點學校者,含大溪國小、田心國小、仁善國小、百吉國小、龜山國小、幸福國小、福源國小、大勇國小、瑞豐國小、東安國小、華勛國小及武漢國小,共計 12 校。

  (二)由本策略聯盟成員相互推選 1 校擔任盟主學校,其校長為聯盟盟主,統籌聯盟運作及經費等相關事宜;盟主學校及盟主任期以 1年(學年度)為期,每年各校輪換為原則,應於年度最末 1 次定期會議完成改選。

  • 運作模式

名稱

工作內容

備註

策略聯盟定期會議

  1. 由盟主學校定期籌辦召集會議,策略聯盟各校校長、教務主任、各校種子教師及輔導單位(原資中心)共同參與。
  2. 確定年度發展方向,定期檢視發展成果,並彙集聯盟發展成果,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

3場次

學校發展原民特色

  1. 補助聯盟各校每年度發展經費 8萬元整(盟主學校為 20 萬元整),由各校自行擇定適合發展項目,經費統一核撥予盟主學校,由各成員學校依發展所需,提交子計畫暨經費概算(附件一),由盟主學校核撥經費。
  2. 建議發展項目:
  1.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2. 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3.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 本項發展成果,應依盟主學校所定材質及尺寸規格,各校自行製作成果展板 1面,彙交盟主學校於(次年度)教育局辦理之本市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發表展出。

持續發展

 

  • 辦理期程

 

期程

工作/活動

辦理單位

說明

110年 10

第一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確認聯盟年度計畫方向及期程。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1)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導論

110年 1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2)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知識體系

111年 01

第二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檢視聯盟年度計畫執行情形及困難。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3)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議題

111年 02

民族教育專業成長(4)

原資中心

規劃主題:原住民族教育課程分享

111年 03

第三次策略聯盟會議

盟主學校

1.彙集並產出年度成果。

2.籌劃聯盟年度成果展。

 

  • 預期成效

項目

教育方案

對應面向

說明

KPI

輔導單位

發展校本特色

2-1-1.規劃原住民族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各校自主規劃發展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佈置原住民族校園情境及實施原住民族特色課程等。

原住民族校本特色 12

原資中心

教學輔導組

(大成國中)

年度成果展覽

2-1-1.規劃原住民族知識課程及多元文化學習活動。

製作聯盟發展成果展板,含聯盟 1面及每校各 1 面,彙交盟主學校參與教育局辦理之原住民族學生多元學習成果展之靜態成果展。

成果展板

12

原資中心行政規劃組

(僑愛國小)

 

  • 經費來源:申請教育局專案經費補助,經費概算詳如附件二。
  • 本計畫經策略聯盟定期會議議定,報教育局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

桃園市 111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大溪區大溪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平鎮區東安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1.對象:本校 1至 6 年級全體學生,採自由報名。

      2.時間: 111學年,每週二下午 15 : 30 至 17 : 00 。

      3.方式:透過泰雅族織布活動以及相關原住民文化課程,認識原住民文化。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1.於本校東安號教室增設原民文化情境布置,介紹原民文化特色。

      2.於教室內提供原住民織布資訊與相關特色文物設備於教室內展示。

  (三)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融入現有課程

  藝術與人文領域:

課程規劃:以「泰雅織布文化與射日傳說」為主題,課程實施的年段為 5、 6 年級,以圖畫作品讀方式呈現傳統圖案,幾何圖形呈現泰雅族織布與泰雅傳說射日文化特色,作品於親職教育日、運動會時在學校的魔法光廊展出。

 

年級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節數

5

泰雅織布文化

認識泰雅織布文化,解說泰雅族織布藝術傳統圖案,幾何圖形,有菱形紋、字紋、 OX紋、線條紋,主要是由紅黑白三色交錯變化。

2

設計傳統與現代藝術的結合,讓學生創作出認識的泰雅織布文化。

2

針對各個學生對泰雅織布文化的想像構圖做練習。

2

認識泰雅織布文化主要的色彩紅黑白三色交錯變化,在畫作中呈現。

2

畫作構圖,水彩彩繪,簽字筆勾畫描繪,完成創作。

2

年級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節數

6

泰雅射日文化

認識泰雅射日文化,訴說射日文化傳說故事,讓學生對這文化有更深的印象。並說明泰雅藝術傳統圖案與主要的色系紅黑白三色。

2

主題發想以兩顆太陽為創作的主軸,延伸到對大地的影響。

2

太陽創作結合泰雅藝術傳統圖案,以纏繞化的方式描繪,色彩以紅黑白三色表現。

2

並將太陽用剪貼的方式拼貼在圖畫中,搭配大地的景色。

2

背景構圖,水彩彩繪,簽字筆勾畫描繪,完成創作。

2

 

2.結合校訂課程

資訊課

課程規劃:以「泰雅織布文化與射日傳說」為主題,課程實施的年段為 5、 6 年級,使用資訊平台製作泰雅族織布文化與射日傳說動畫、遊戲與專題報告,作品於 scratch 官網與東安國小校網展示。

 

年級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節數

5

認識織布藝術(一)

  1. 織布與泰雅族人的生活關係
  2. 泰雅織布的特色

1

認識織布藝術(二)

  1. 織布材料介紹及素材製作
  2. 泰雅織布的圖紋形式

1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一)

熟悉整經步驟

1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二)

平織整經實作

1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三)

平織機上實作

1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四)

持續優化作品

1

簡報製作及展示(一)

  1. 分組搜集泰雅織布文化相關素材及元件
  2. 分組擬定簡報大綱

1

簡報製作及展示(二)

  1. 分組進行泰雅織布歌練唱並進行錄製
  2. 分組完成作品攝影及實作影片編輯

1

簡報製作及展示(三)

  1. 分組進行簡報製作及設計
  2. 分組匯入聲音及影片檔完成簡報製作

1

成果展示與交流

觀摩各組成果並給予講評

1

年級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節數

6

聽與說:泰雅射日傳說

1.了解泰雅射日傳說的故事背景。

2.分組討論設定故事的分場。

1

動手畫:弓、箭、人物

1.了解泰雅服飾特色並繪製人物及故事相關配件。

2.進行圖片掃描,製作電腦圖檔。

1

開口唱:泰雅古調

練唱泰雅古調並錄製成聲音檔案。

1

動畫製作 1:太陽去背& 匯入

  1. 太陽去背
  2. 登入 scratch網站匯入去背後的太陽圖片

1

動畫製作 2:動態的太陽和場景

  1. 讓太陽跳動起來
  2. 匯入背景,讓背景動起來。

1

動畫製作 3:不停移動的太陽

  1. 了解 scratch頁面的位置關係。
  2. 使用「重覆」及「動作」指令讓太陽可以不停的朝著固定方向移動並出現。

1

動畫製作 4:人物和弓箭的設定

  1. 匯入已去背的人物及弓箭圖像
  2. 設定人物程式:人物的出現及定位
  3. 設定箭的程式:箭的位置定位

1

動畫製作 5:人物和弓箭的設定

  1. 設變數:建立新變數「分數」
  2. 設定箭的程式:箭出現的時間及滑行軌跡
  3. 設定人物程式:射箭前後的人物造型切換

1

動畫製作 6:人物和弓箭的設定

  1. 設定箭的程式:當箭碰到太陽後得分並播放音效
  2. 設定太陽人物程式:當分數達到 5分後,人物與太陽設定隱藏。

1

動畫製作 7:射日後的轉場

  1. 匯入射日後的新場景。
  2. 設定舞台程式:當分數達到 5分後,切換成射日後的場景。

1

動畫製作 8:結局人物的登場

  1. 匯入居民角色。
  2. 設定居民程式:居民的出現及移動軌跡設定。

1

動畫製作 9:字幕製作與設計

  1. 用 powerpoint根據動畫故事內容進行字幕製作與設計共 10條。
  2. 自由設計文字字型、顏色、邊框
  3. 將 10條字幕分別存成 10個 png 檔。

1

動畫製作 10:字幕製作與設計

  1. 匯入字幕至 scratch動畫裡
  2. 請調整 10條字幕的位置為 x:0 y:0

1

動畫製作 11:字幕程式置入

  1. 字幕 1-5的程式設定:以「點擊綠旗」為起始點進行設定。
  2. 字幕 6-10的程式設定:以「分數達到 5分」為起始點進行設定。

1

動畫製作 12:背景歌聲的匯入

  1. 上傳錄製好的泰雅古調聲音檔到 scratch裡。
  2. 設定背景歌聲程式:設定當點擊綠旗時就開始播放歌聲。

1

 

五、預期成效:

    (一) 透過原住民文化體驗與活動提供具有生活化情境的學習環境,增加學習動機與成         效。

    (二) 建置本校原住民族教育融入藝文與人文領域課程與校訂課程資訊課程,發展學校特色課程與教學活動。

    (三) 以在地化的資源特色,讓孩子於生活情境中體驗與認識原住民文化,加深學習成         效,俾利原住民多元文化之傳承與推廣。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案

110學年度東安國小原住民策略聯盟學校課程活動發展計畫特色課程教學進度表

課程名稱

泰雅織布之美

任課教師

○○○、鍾怡盈

授課年段

五年級

授課節數

10

學習目標

  1. 認識泰雅織布文化並進行實作
  2. 應用簡報軟體分享介紹完成的織布作品

教學大綱

週次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1

認識織布藝術(一)

  1. 織布與泰雅族人的生活關係
  2. 泰雅織布的特色

2

認識織布藝術(二)

  1. 織布材料介紹及素材製作
  2. 泰雅織布的圖紋形式

3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一)

熟悉整經步驟

4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二)

平織整經實作

5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三)

平織機上實作

6

平織整經教學與實作(四)

持續優化作品

7

簡報製作及展示(一)

  1. 分組搜集泰雅織布文化相關素材及元件
  2. 分組擬定簡報大綱

8

簡報製作及展示(二)

  1. 分組進行泰雅織布歌練唱並進行錄製
  2. 分組完成作品攝影及實作影片編輯

9

簡報製作及展示(三)

  1. 分組進行簡報製作及設計
  2. 分組匯入聲音及影片檔完成簡報製作

10

成果展示與交流

觀摩各組成果並給予講評

學習評量

形成性評量:每週依照當週課程進度,教師進行指導與提示。

總結性評量:成果簡報發表進行各組互評。

           

#影片

1.編織起頭

2.編織技巧-壓線與上下線

#成果照片

泰雅族射日傳說太陽設計

學生編織

說明編織與收線技巧

 

#計畫

#教案

認識排灣族

排灣族服飾文化

排灣族花環文化

琉璃珠

#影片

排灣花環製作

#成果照片

認識排灣文化

學生串珠

排灣古謠舞步教學

排灣美女與勇士

 

#計畫

桃園市 110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指導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四、主辦單位:本聯盟年度盟主學校。

五、實施單位:桃園市中壢區華勛國民小學。

六、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七、實施內容:

  (一) 原住民族特色社團實施

辦理原住民特色社團,教導學生傳唱原住民歌謠、舞蹈表演、並學習製作原住民特色工藝,編花環、手作珍珠項鍊、編織彩虹手環、竹子手杖繪圖…等。

  (二) 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規劃原住民學習廊道、學習角—將具有原住民文化特色的圖案、圖騰、造型、色彩、神話故事,裝飾於走廊牆面,展現原住民族多姿多彩的一面。

 (三) 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 融入現有課程
  1.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介紹卑南族常見的植物。
  2. 藝術與人文領域:以各類作品呈現卑南族花環特色。
  3. 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導學生卑南族舞蹈。
  4. 綜合活動領域:介紹卑南族文化、習俗、年節祭典。
  1. 結合校本課程
    1. 閱讀:提供相關文本,擴展學生對原住民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2. 電腦:配合藝術與人文領域,將原住民族文化平面成果輸出為雷雕作品。

八、預期成效:

1.增進校園原住民文化推廣,提升原住民文化教學品質。

2.促進原住民學生文化認同,增強原住民族學生自信心。

3.展現校園多元文化,促進尊重各族群文化之差異,營造文化融合氛圍。

九、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案

卑南族花環

自然

五年級美勞

六年級美勞

綜合

體育

彩虹手環

#影片

社團舞蹈教學 1

社團舞蹈教學 2

#成果照片

成果展板

彩虹手環教學

花環教學

舞蹈教學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八德區瑞豐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賽德克族飲食、舞蹈、工藝、繪畫文化

   1.對象:本校賽德克族學生或其他族學生

   2.內容:賽德克族文化及 DIY:

   3.上課期程:110年 9.10.11 月、每週二、三下午 15:30—17:00  (共計 25 堂)    

   4.社團活動內容如下表:

項次

項目

活動內容

上課堂數

上課地點

實施年級

1

賽德克族文化歷史

Gaya

Seediq

Sediq

Sejiq

 

(傳說故事)

Kari

Rudan

Cbeyo

一.發源地: pneeyah(來自/從)ta(我們)hiya(那

裡)kana(全部)Seediq.

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群 seediq bale.真正的人起源傳說:發源於高高聳立在海拔三千一百公尺的中央山脈白石山區山陵線上, 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群是從聖山出生出來的, Pusu Qhuni/Knledax Tasil ,是該族群代代口耳相傳的起源地,今被稱之為牡丹岩(又 有白石、觀音石、賽德克石之稱)。賽德克族的祖先從起源地歷經遷徙後,到達德鹿( Truwan ;都達群稱之為 Plngebung ,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內)定居、繁衍。

能了解賽德克族群 Seediq bale.真正的人涵義與 Pusu Qhuni 起源傳說 img 詞彙及句子的內涵及意義。

 

二.賽德克族人口數:目前人口約 10,687人 (原民會 2021 年 4 月)。

 

三.分布居住地:

  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群以南投縣仁愛鄉的互助、南豐、大同等村為主要居住地點。 花蓮的德克達雅系:分布於花蓮木瓜溪流域。十八世紀族人越過合歡山北峰,到達花蓮山區陶賽溪上游、中游,稱為都達( Toda,或寫為道澤、陶賽)。 目前,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春陽村,及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崙山村為居住地。

 

3S3T

賽德克族三個語群名稱

 

 

 

               1.Seediq Tgdayo(德固達雅群)

               2.Sediq Toda(都達語群)

               3 Seejiq Truku(德路固語群)

 

四.與其他族群之相同相異之處

 

(一)相同之處

1.泛泰雅族群包括 Tayal泰雅族Truku太魯閣族和「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族人皆崇信一超自然力量 Utux/Rutux ,基於對 Utux/Rutux 的崇拜與敬畏,社會制裁建立在 Utux/Rutux 禁忌與社會傳統習慣禁令上,透過 Gaga/Waya/Gaya 的倫理規範維持部落秩序。

 

2.Gaga/Waya/Gaya是泛泰雅族群獨特的觀念,具有崇高且複雜的意涵,宗教信仰、禁忌、倫理、儀式與日常生活都據此實踐於族群文化涵蓋的區域。

 

3.Tayal泰雅族、 Truku太魯閣族、「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三族傳統社會中,男子曾獵首、女子具織布能力,始獲得文面資格,方能論及婚嫁。文面禮俗象徵在生命進程中成為「社會人」,肩負成家、保護聚落之社會責任,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

4. Truku太魯閣族、「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

兩族語言的相似度平均達 90%三語群之間的聲調(聲腔)上雖然有些差異,但我們還是可以交談與溝通。

 

(二)相異之處

1.賽考列克系統與澤敖列系統合稱泰雅亞族,因其語言中稱人類為泰雅族「atayal」;賽德克系統則稱人類為「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群。

2.泰雅族與賽德克族兩族語言的相似度平均達 42%。然而兩族的語言仍然無法直接溝通,日常生活用語也是南轅北轍。

3. Tayal泰雅/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及始祖地的起源傳說也不相同。文化類似的部份是:男女成年都有文面、相信人與靈魂不滅、相同的靈鳥傳說「繡眼畫眉」

4.Tayal泰雅族、「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 Truku 太魯閣族紋面說起三族以泛泰雅稱之。三族群有紋面稱之,但紋面的紋路圖騰有些差異

五.情境布置

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群的發源地

2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2

賽德克族傳統飲食文化

(美食料理)

Gaya

Ppuqun

.Ppqun it na seediq baie ba. 賽德克族的傳統飲食介紹:

有醃肉qnsingan有地瓜還有小米macu飯。 Plahan炊食處傳統賽德克族的廚房,Icux器皿來做成攪拌器小米稀飯ido macu

Sama robo兔仔菜

PSpuun daha pure ido rumu ka sama robo cbeyo.以前他們(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會將兔仔菜和稀飯一起煮,Pspuun daha pure begu sama ruba ma sama bale.

他們將苦苣菜和紅鳳菜一起煮湯

 

※sama robo兔仔菜

※sama watan 昭和草

※sama skiya kesun daha sama wtan.

昭和草也叫飛機菜

※sama ruba 苦苣菜

※sama bale 紅鳳菜

 

.維續賽德克族先人生命的食物及飲食文化

 

主食

副食

飲食

習慣

飲食

用具

 

 

 

 

img

 

 

 

 

 

 

 

()主食

  賽德克族農獵時代以甘藷、芋頭、小米及黍(baso)為主食,直至近代才有旱稻(陸稻)的傳入,其中小米及黍是採燒墾游耕的輪耕方式播種。

()副食

  副食有南瓜、佛手瓜、玉米、豆類及野菜等,煮熟後撒鹽食用,而豆類中以樹豆(sunguc)最受賽德克族人喜愛。肉類大都利用農閒期間進行狩獵所獵得,小型獵物如大田鼠、松鼠及飛鼠,中、大型獵物如山羌、野豬、台灣水鹿

 

(三)飲食習慣

  因傳統上賽德克族是徒手用食的,不論是慣用左手或右手,以中、食指用食最為常見,這是以食用稀飯之情況而言,吃乾飯及用菜時則雙手並用,故賽德克族人不使用筷子用餐

 

()飲食用具

  煮食時用金屬鍋,日治時期以銅鍋為主,其樣式就如現今的洗臉盆;有中、小型的甕器用來儲藏或醃漬食物,杓(飯匙)以梧桐、檜木削製,湯匙則以易鑿質輕的雜木所製。

 

.食物的之保存:

  Qnmasan醃製食品以前沒有冰箱,都會用小米跟鹽將肉品食物保存。

 

.野菜的用途:

原住民對山上的野菜非常熟悉,也方便採取,非常會料理

Sama robo兔仔菜

PSpuun daha pure ido rumu ka sama robo cbeyo.以前他們會將兔仔菜和稀飯一起煮

sama robo兔仔菜

sama watan 昭和草

sama skiya kesun daha sama wtan.

昭和草也叫飛機菜

sama ruba 苦苣菜

sama bale 紅鳳菜

Pspuun daha pure begu sama ruba ma sama bale.

他們將苦苣菜和紅鳳菜一起煮湯

.文化意涵:

 

()Supu meeqan pmalu ba saau phuwe分享共食 愛與分享:

   過去傳統生活裡祖先的訓誡是,不工作者,沒有飯吃ini qmeepah uka uqun,不論男女只要是成年人,心中都會有,有福同享suupu meqan、有難同當suupu mqqeruc,分擔當榮耀的信念pmalu ba saasu phuwe。或許也就是因為我們這種與生俱來的觀念psu dungan lnlungan rudan cbeyo

 

()家中飼養的豬仔,僅於慶典(smseman)、結婚mnsterung宴客時才會與部落的族人一起宰殺分享。Niqan so ali qqrasan ma‚smqaras msterung de , maasuw nami siyang denu.

在慶典或結婚的時候,人們都會會分豬肉慶祝。

 

.品嘗賽德克族特色飲食:

sama ruba 苦苣菜湯

sama bale 紅鳳菜湯

竹筒飯ido btakan

香蕉飯ido blebun

樹豆豬腳湯pure sunguc

 

介紹糯米紅豆飯及山豬肉〜在賽德克族文化上的意涵

紅豆糯米飯   僅於慶典smseman

山豬肉       結婚mnsterung宴客時才會

              與部落的族人一起宰殺分享〜

img    img

紅豆糯米飯    山豬肉

 

6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3

賽德克族紋面文化

Gaya

ptasan

  1. ptasan紋面意義:

   賽德克族的紋面文化 Gaya ptasan,與堅信「靈魂不滅」的 Utux(Utux Tmninun)有密切的關係,因賽德克族人深信唯有紋面者,死後其靈魂才能回到 Utux 的身邊。始能通過『Hakaw Utux/Hako Utux 生命之橋(祖靈橋)』守護神的檢視,她/他們的靈魂才能夠安然行過『Hakaw Utux/Hako Utux 生命之橋(祖靈橋)』回到的 Utux(Utux Tmninun)國度。這是賽德克族的祖訓,也是賽德克族人終生恪遵不逾的訓示。

 

二.誰能紋面及文化意涵:

 

(一)男人若要回到 Utux(Utux Tmninun 編織的神)的身邊就必須要紋面,要紋面則一定要成功獵首而歸,獵首成功者的手掌必留有血痕(呈血紅色),手掌的血痕是身故後靈魂要回到 Utux(Utux Tmninun)身邊無可取代的烙印 。

 

(二)女子部分也有相同的意涵,善於織布而取得紋面資格的女子,其手掌上會因勤於織布而留有血痕,這手掌上的血色是永不退色的。唯擁有手掌上的血色,在他/她離開人世後,始能通過『Hakaw Utux/Hako Utux 生命之橋(祖靈橋)』守護神的檢視,她/他們的靈魂才能夠安然行過『Hakaw Utux/Hako Utux 生命之橋(祖靈橋)』回到的 Utux(Utux Tmninun)國度。

 

三.紋面賞析: 紋面意象圖

   賽德克是一個十分崇信祖靈的民族,所以不僅的意義甚至是紋面的菱形紋都和「Utux 祖靈」息息相關,只是賽德克的女子紋面較精湛,額紋的部分賽德克則有可能會到三四條。在女生的頤紋上,會紋上類似菱形紋的圖案,一但紋上了就但表祖靈會隨時看著妳。而在他們的衣服上也常見這樣子的紋路。而在衣飾上的花紋大多以菱形和橫線為主,他們傳統文化,橫線代表人死後通往祖靈居住地的彩虹橋『Hakaw Utux/Hako Utux 生命之橋(祖靈橋)』,而菱形則是眼睛的意思,也代表著無數的祖靈的庇佑。

img

 

 

 

 

※消失德紋面藝術-現在紋面文化已經不在留傳,甚至有可能會失傳,但是代表的圖騰,有意義的圖案,卻可以運用現在的技術保留。將這樣特殊的含意,繼續的傳承。

 

※Hako utux彩虹故事此訓勉(gaya 賽德克的律法)人一生必須謙虛、勤守本分,而善盡為人職守,實不枉生歲月。

 

四.情境布置

Seediq/Sediq/Sejiq賽德克族紋面圖騰。

2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4

賽德克族樂舞文化:跳舞歌

Gaya

uyas kmeki

一.起源:

  賽德克族人的觀念中,「uyas kmeki」並非指特定的某一首歌曲,而是賽德克族祭典歌舞的泛稱,由一連串曲調前後銜接而成,並即興配上歌詞與舞步。賽德克族的傳統音樂與其文化生活及社會功能息息相關,每一種歌曲類型,都醞釀特定的生活情境,反映著賽德克族的不同生活面向

 

  1. 參與者身分:

  男女皆可,在傳統音樂上也有另一種特質,透過對答輪唱的方式即興吟唱,稱為「uyas kmeki」。賽德克族 uyas kmeki ,在學術上稱為「疊瓦式」複音。首先由一位領唱者即興帶領著歌唱與舞蹈動作,稱為「領唱」,其餘的人則在一定的間距後緊接著模仿領唱者所唱的歌詞、旋律與舞步,稱為「接唱」,如此一前一後地交疊著,形成一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複音式歌唱形式,目的是為了讓音樂不要中斷。

 

三.辦理時機:

  賽德克族過去的傳統生活中,「uyas kmeki」的唱跳在全年各種農事、獵首、狩獵祭典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賽德克族的祭典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所有的祈求、祝福與慶賀,全都透過音樂表達,甚至可以說,祭典的精華即在於歌舞。賽德克族的傳統音樂與其文化生活及社會功能息息相關,每一種歌曲類型,都醞釀特定的生活情境,反映著賽德克族的不同生活面向,如…

跳舞歌 uyas kmeki用於慶典場合

還工歌 uyas smbaruh用於農耕生活

戀愛歌 uyas mskuxul為表達男女情意之歌曲。

四.教學及練習

※傳承賽德克傳統音樂舞蹈的精神,循著耆老記憶中那段屬於族人的歲月,身體力行實踐著老人家的步伐,將傳統歌舞蘊含的豐富文化,透過音樂及表演的展現讓文化得到延續。

 

課程進行方式:

1.賽德克族音樂介紹

2.賽德克族音樂欣賞

3.賽德克族舞蹈教學解說

講述其群歌舞特色、歌舞類型、歌舞的基本舞步等。每堂樂舞歌謠教唱中,不時地教學族語詞彙,並加入實際歌舞演練。

 

五.學生於學校運動會等大型活動中表演

5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5

賽德克族手作工藝文化:織布工藝

Qyqeya

Ttinun

Seediq

一.賽德克族手作工藝文化 Gaya Qyqeya Ttinun

Seediq意涵:

   賽德克最高級挑織技法為用於盛裝之「Puniri」(經挑技法),以緊密挑織顯經技法表現多重菱形浮紋為其特色。由於 Puniri 所有織紋皆以挑織經線完成,緯線完全為浮經包覆,故以「經挑」一詞用以區別其他挑織技法。 Puniri 織作時,需精準牢記圖案結構,耐心、專注使用挑花工具、次序,過程中不得出錯。賽德克族人認為「一個會織 Doriq Puniri (挑織最高級菱形紋)的女人,稱為 mqitin bale (真正的女人),不會織者則被譏為 ngangax (傻瓜)、 uxe mqitin (不是女人)」。 puniri 技法多用於盛裝服飾、織品,其紋飾、用色者殊異深具地方特色與族群識別功能

 

消失德紋面藝術-現在紋面文化已經不在留傳,甚至有可能會失傳,但是代表的圖騰,有意義的圖案,卻可以運用現在的技術保留。將這樣特殊的含意,繼續的傳承。

  賽德克族傳統布織布繡有獨特的圖騰,也因此文創的商品賽德克族布匹及賽德克族圖騰,更廣泛於生活日常,將賽德克族文化融入生活中。

 

二.原料:

1.傳統原料: 織布用的材料是白苧麻纖維的麻絲,經過製作後成為各色交織的布匹,再以布匹當素材製作衣服、衣飾與被單,主要有綠、紅、黃、黑與白色等顏色。

2.現代原料:各種毛線及麻線

 

三.用途:

1.傳統男性編織以製作生活用具為主,材料以黃鱔藤、竹皮、麻線為主,按照功能需求編織成揹籃、網袋、衣籃、漁網、魚籠、魚簍及圓箕等。

 

2.女性織布在賽德克族文化中有重要地位,白苧麻纖維的麻絲經過製作後成為各色交織的布匹,再以布匹當素材製作衣服、衣飾與被單…

 

3.現代文創的商品賽德克族布匹及賽德克族圖騰,更廣泛於生活日常,將賽德克族文化融入生活中,對於布的分類及圖紋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詮釋, 布的功能做分類者,有將紋面與布的圖紋相結合者,有以「彩虹橋」傳說詮釋布的圖紋者,更有以「心」的概念來強調布所具有傳統與現代性。例如: 裝飾品,頭飾、髮圈、化妝包、背包、筆袋、腰帶、桌巾、掛布、吊飾、鑰匙圈、各類包包、傳統服飾等生活用品……

 

四.賽德克族的服飾組件:

 

男性

頭戴藤帽,上半身事長袖上衣,下半身只穿著遮陰部,隨身配刀、長毛菸草

袋以及耳飾、頸飾、腕飾等,在平時,還會多加披肩。

※女性

上半身內穿著長袖短版上衣,外有胸兜,下半身穿著片裙,並繫上腰帶,膝

蓋下方有綁腿布,搭配飾品有耳飾、頸飾及腕飾。

img

 

 

 

 

 

 

※男性             ※女性

(圖片:網路下載)

五.教學及 DIY

賽德克族織布 Tminun是生活、是文化 Gaya 、是我們想延續賽德克族的記憶。以傳統文化織布為傳承宗旨

(一)透過體驗活動,讓體驗者可以學到賽德克族的基本傳統織布技法

 

(二)透過體驗賽德克族織布 Tminun 織布偕同小學童一起探尋製線的奧妙外,並製作鑰匙圈及手環

img img img     

 

             

 

 

六.<體驗流程>

1.介紹賽德克族圖騰

 

平紋織 Tinun

  大塊布附有兩條紋路,織在布的兩旁,中間不織圖紋。紋路用黑白、綠紅等顏色調配。當他們織平紋織時,要輪流取線綜光棒和開口綜光棒反覆動作,分別取綜光棒時,每次都要穿過緯線,再用打緯線棒打緊。(鐵米拿葳依, 1999)

 

斜紋織 Cnuru

  較早期斜紋織布料是用來做被蓋用的,因為斜紋織的布料比平紋織的布料來

得厚。

 

菱紋織Pacang doriq

  紋路形狀貌似眼睛。製作菱紋織時,人們稱他為「後退製作法」。而它的意思是先提取線綜絖棒加緯線打緊,然後再提取分隔棒加緯線打緊。(鐵米拿葳依,織起一座彩虹橋—賽德克族的服飾文化 1999)

米粒織或浮織 Miri

  挑織所使用的線比較粗,因為製作時,必須用挑花棒挑出圖案來。挑織和浮織使用比較多的分隔棒。

 

花織 Cisunguc

挑織或浮織理經法與平紋織理經法一樣

七.示範如何做基礎織布技法,再來衍生織布作品的設計

1.選擇喜歡的顏色織線與其他複合媒材。

2.織布 DIY開始製作,同時可與老師討論與交流想法

3.織品分享會享受小點的同時,大家分享自己的織布作品

八.學生作品,留存於學校活動展示成果

5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6

賽德克族繪本製作

Smalu

Patis

Seediq

一.目的:

(一)認識賽德克族在社會活動中文化(Gaya)的內涵與代表意義,統整賽德克族文化歷史,

(二)從手製繪本一個文化故事變成一本好看的繪本。並悉心整理每一原住民族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背景知識,為孩子打開繽紛豐富的文化之窗

(三)讓孩子身歷其境地去體會賽德克族口傳文學中所含藏的韻味與妙趣,進而尊重、關懷這片土地上多元的族群與文化。

 

精采特色:

  原住民知識性延伸,部落故事的歷史時空背景知識,賽德克族群的分布、人口、重要傳統與文化等項目,啟發孩子延伸學習的潛能,同時對於生長的土地,更能多一份認識與關心

 

※seediq bale真正的人

※Lanaq puniq qrngun賽德克族狼烟

※Psrading引火生活的智慧

※Palah puniq   psmiyo ririh saw niqan ka gnalu

部落守喪烤火 象徵愛永不消失

img

二.繪本編輯流程: 老師指導學生製作小書

 

編寫故事、取書名

      

決定規格大小、決定頁數

      

分頁填寫、插畫方式

      

列出所需文具、紙材

      

文字編排方式、插圖位置安排

          

         畫草樣

          

內頁製作、序或編後語、編頁數

          

        封面製作

          

        裝訂完成

 

三.學生作品,留存於學校活動展示成果

作品分享會享受小點的同時,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完成後讓學生投票選出優勝 5本作品頒獎

5

本校教室

混齡 1-6年級

7

參訪

參訪原住民文化會館及復興區歷史文化館,落實文化學習

1.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 29巷 101 號)

桃園縣原住民文化會館,一個北台灣具有知識性、藝文性、休閒性的原住民文化核心的搖籃,讓所有原住民都可以在此實現夢想,並共同創造活力、快樂的新生活

 

2.桃園市復興區歷史文化館

(桃園市復興區澤仁村中正路 178號)

位在角板山行館附近的復興區歷史文化館,是復興區泰雅原住民文化介紹中心,內部設有泰雅文物展、傳統工藝展、鄉史文化資料展等常設展,並陳列了許多泰雅族各式各樣的器具,像是農耕、狩獵、織布等等,也不定期舉辦一些有關泰雅族文化的特展。

另擇假日辦理

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復興區歷史文化館

混齡 1-6年級

 

五、預期成效:

   1.藉由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讓學生認識賽德克族之歷史、飲食、樂舞及紋面,凝聚原

     住民族學生情誼,提升原住民族文化意識。厚實傳統文化意識,展現原住民族文化之

     特色。

   2.鼓勵社團於學校重大活動時成果展演,擴大學習成效並推廣原民特色文化。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案

 

桃園市 110 學年度瑞豐國小教育階段

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一、名稱: 賽德克族飲食、舞蹈、工藝、繪畫文化-賽德克族文化介紹及 DIY活動。

二、摘要

賽德克族(Seediq/Sediq/Seejiq)

在賽德克族中,賽德克(Seediq/Sediq/Seejiq)的意思而巴萊bale/balay真正的意思賽德克.巴萊即意為「真正的人」。相傳賽德克族的始祖是從Pusu Qhuni/Rmdax Tasin是賽德克族的聖山出來的,也是賽德克族人gaya/waya的來源,賽德克族擁有獨特嚴肅的生命禮俗和傳統習俗,因崇信 Utux的生命觀而延伸嚴謹的律法,並發展出許多特有豐富的文化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1.利用課中及課後時間,辦理卑南族飲食文化課程。

2.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自然領域課程、環境教育課程,學習卑南族飲食文化相關意象與圖騰。

3.課程主題:卑南族飲食文化(我們的食物 nanta akanan)

 

編號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時數

1

卑南族植物文化

  1. 認識卑南族相關植物。
  2. 卑南族的植物栽種。
  1.  

2

卑南族飲食文化

  1. 卑南族日常食用的植物介紹。
  2. 主食:粟、焊稻、甘薯、里竽等等。
  3.  
  4.  
  5.  
  6.  
  7.  
  8. 學習如何製作卑南族的食物。
  1.  

3

卑南族慶豐收

  1. 小米除草完工慶。
  2. 利用栽種的植物來製作相關物品,例如:花環、十字繡、圖騰彩繪、杖臀棒。
  3. 利用天然植物製作飲食器具。卑南族的食具包括有:木盤 Ato、木勺、竹筒、水筒 Lawas 、水瓢、竹籩等。
  1.  

4

陶說卑南文化

  1. 學習陶土製作卑南族文化特色圖騰,用以保存卑南文化特色。
  2. 建置陶板牆,述說卑南族神話故事。
  3. 學習製作陶碗、陶杯、陶器相關作品,用於豐年祭飲食器具。
  1.  

總時數

  1.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1、建置卑南族的植物園區:卑南族有嚴密的年齡階級組織、斯巴達式的會所訓練、精湛的刺繡手藝、酷愛穿戴花環的習俗、為人占卜驅邪的巫術,及著名的「少年猴祭」、「大獵祭」。建置瞭望台、工寮,凸顯卑南族意象,栽種卑南族相關特色植物,用於飲食、手工藝等相關事物。

    2、陶藝教室情境布置整建:學習製作陶板牆,述說卑南族神話故事,保存文化特色。也學習製作陶碗、陶杯、陶器飲食器具。

3、利用大圖輸出,在校園各角落,展現卑南族相關文化意象。

  (三)原住民族特色體驗課程實施:利用假日辦理卑南族相關體驗營隊,用活動式課程,讓非原住民學生一起參與活動,共同體驗卑南族文化。

   

課程名稱

項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時數

卑南族文化假日體驗營

  1.  
  •  
  •  
  1.  

2

卑南族飲食製作

  •  
  1.  

3

卑南族服飾織布、刺繡製作              

卑南族織布色彩、圖案繁複多變化,已成為獨樹一格的特色。女子以白、黑色上衣加上刺繡精的胸兜,配上刺繡的裙子及綁腿。男子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加上刺繡的綁腿褲,年長者則穿佈滿菱形紋飾、紅色為主的無肩短上衣。                   

  1.  

4

少年晉級儀式(猴祭、摔角)

少年晉級儀式(猴祭、摔角): 猴祭是卑南族少年晉升為青年的重要階段,是專屬少年們的祭典活動

  1.  

5

團隊遊戲

設計山林共處課程,帶領小朋友探索附近山林生態,認識卑南祭祀及傳說禁忌故事,讓非卑南族學生也了解卑南族傳統文化,能融入生活中,延續文化。

  1.  

總時數

  1.  

 

五、預期成效:

    1. 透過原住民生態情境布置與規劃,讓校園自然呈現出原住民特色,讓社區民眾、一班學生、原住民學生,自然而然沉靜在原住民的氛圍裡,共同保存原住民文化。

2.透過原住民相關課程與營隊的規劃,讓原住民的孩子,從小就深刻了解保存相關文化的重要性進而尊重各文化的差異。

3.深入介紹卑南族相關文化,讓一般學生也一起參與,共同保存珍貴的原住民文化。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影片

卑南族體驗營

#成果照片

#計畫

桃園市 110學年度國小教育階段都會區原住民族教育課程策略聯盟

參與學校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三)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方案(110 年至 114 年)。

二、實施目的

  (一)發展原住民族教育校本特色。

  (二)實施本市具在地特色之民族教育課程資源。

  (三)漸進提升本市都會區原住民重點學校認定率。

三、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二)輔導單位:桃園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

(三)承辦單位:桃園市龜山區福源國民小學。

(四)協辦單位:桃園市龜山龜山國民小學。

四、實施內容:

  (一)原住民族特色社團活動

      1.本校主要以阿美族為主【阿美族 85人、布農族 12 人、賽德克族 5 人、太魯閣族 5  

        人、噶瑪蘭 2人、泰雅族 2 人及達悟族 1 人共計 112 人】。

      2.阿美族-野菜飲食體驗社:讓學生認識阿美族文化傳承及特有野菜飲食,並定期於

        學校大型活動(運動會、親職教育日..等)介紹體驗及成果發表。

      3.結合每年舉辦的暑期或社團活動,安排原住民結合教學體驗野菜飲食課程。

  (二)原住民族校園情境佈置

  1. 校園樓梯及布告欄:樓梯貼上「阿美族野菜文化」敘明原住民族祖先留下的生活智慧與野菜種類與食用功效。
  2. 族語教室內:提供原住民相關野菜實體或照片佈置,供學生探索體驗。
  3. 校園走廊柱子:結合日常生活,佈置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連結試探體驗。

  (三)原住民族特色課程實施

  1. 融入環境教育與結合自然領域課程-三年級-植物構造與生長過程/四年級-水生植物/五年級-植物世界面面觀/六年級-生物與環境等在地化校本學習,連結生活跨域整合,試探體驗,涵育龜山阿美族原民野菜文化。
  2. 課程主題:~龜山阿美「原」力「掘」醒之野菜文化~
  •  
  •  
  •  
  1.  
  •  
  •  
  1.  
  •  
  • 例如阿里鳳鳳,那是阿美族丈夫出外打獵時的傳統便當,用林投葉編織而成。
  1.  
  •  

常見野菜種類~山蘇、過貓、番杏、土人參、赤道櫻草..等食用功效與用途,透過採集野菜與種植體驗,使其文化得以傳承延續

  1.  
  • 野菜文化特色
  •  
  1.  
  •  
  •  
  1.  
  •  

 

  •  

五、預期成效:

  1. 透過原住民情境規劃與布置,打造都會區型原住民學校,讓更多人認識不同文化。
  2. 透過課程規劃與體驗,傳承與認識原住民文化精神。

六、本計畫經學校校長核可,報盟主學校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教案

阿美族常見野菜

課程地圖規劃

#影片

阿美族語言

#成果照片

野菜文化

 

:::

好站連結

[ more... ]

網站QR-Code

https%3A%2F%2Firc.caes.tyc.edu.tw%2Fmodules%2Ftadnews%2Fpage.php%3Fncsn%3D10%26nsn%3D131
:::

搜尋